•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汶上县融媒体中心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汶上县融媒体中心公众号
  • 客服电话
    906728734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164051516

    电子邮件

    service@shadt.com
  • APP下载

    汶上县融媒体中心官方APP

    扫描下载获取本地最新新闻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汶上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位于汶上县南旺镇的分水枢纽工程,为明朝引汶济运的水脊,由工部尚书宋礼采纳水利专家白英建议而建造的,至今已有590年的历史。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河南原武县决口,漫过东平湖,造成运河大部淤塞,当时济宁至临清段船不能通行。明成祖即位后,抓紧营建北京,其一切供应全部仰仗东南,决心恢复元朝运河。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济宁州同知(相当副知府、为正五品官)潘叔正上书朝廷,说旧会通河四百五十多里(指微山鲁桥到临清段),至淤塞者有三分之一,竣而通之,非唯山东之民转输之劳,其国家无穷之利。明成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命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同知周长疏浚会通河。宋礼征调济南、兖州、青州等地民工十六万余人,自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全面疏浚,河深一丈三尺,宽三丈二尺。其中汶上袁家口至寿张沙湾一段,废弃元代旧河,东移二十里另开新河,南北两端接旧河。宋礼重开会通河后,河道水源不足,宋礼虑有杀头之罪,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乃布衣微服,至汶上城东北,访白英与彩山之阴。白英(13631419年),居城东北彩山后的白家店村,以耕稼为业,自幼聪明好学,博古通今,精通地理水势。史书称他博学有守,不求闻达。当时大运河淤塞后,每逢汛期,运河两岸一片汪洋,水潮退后,断壁残墙,田野荒芜,秋风凄凉,哀鸿遍野,民众苦不堪言。白英每念及此,常嗟叹不已,立志要为解决水患而贡献力量。宋礼私访时,白英见其态度虔诚,便根据自己十多年时间观察的汶上、东平、宁阳、兖州、泰安等20个县州的地形水势,提出了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堵泉、修水柜的建议,宋礼欣然采纳,并邀请白英共建这一工程。当时白英已年逾半百,但精力充沛。他废寝忘食,不辞劳苦,亲自规划指挥工程施工。他在大汶河上选取了南岸直依松山之麓,北五里与龙山对峙的戴村坝,遏汶河入海之路,又在坝的上游南岸,开挖了小汶河,直达运河的水脊汶上县南旺处。在汶河与汶河交汇处的丁字口,筑砌了一道近300米的石护岸,还在河底部设了一个像鱼脊形状的石拨,由石拨冲击下来的汶水分流南北。改变石拨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即可调整南北分流比例。此举主要意图是使水按需要量南北分流。又南到沽头,北至临清,改建38座闸坝,利用分水脊背的偏差度和石护岸、水闸等工程设施来缓解急流冲击和调控水量,民间所传的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便是当时分流的比例。可见当时分流的比例是基本正确的。以后又在南旺南北建了闸,使南北分流更加完善。

明朝南旺水利枢纽,实际包括汶河的戴村坝、小汶河、南旺各湖水柜及湖河相连的水渠、闸和斗门等。现分述于下。

1、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刘家所至南城子村之间的大汶河内,初建为土坝,长五里十三步,约2883米。

2、小汶河:原属汶河下游的一个岔流,分流口在现在汶上县的四汶集。这条河在后唐以来已逐渐淤塞,宋礼、白英引汶济运时,利用这些废河加以连通并引至南旺,名为小汶河。

3、设置水柜:《明史、河渠志》载:宋礼、白英议设水柜,乃于汶上、东平、济宁、沛县并湖地设水柜、陡门,在漕河西岸者曰水柜、东者曰陡门,柜以蓄泉,门以泄涨。宋礼在重竣会通河时利用安山洼建成了第一个水柜,后又修建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三湖围堤,兴建陡门,变成三个水柜。

4、建小闸,调节水量,便通舟楫。据《明实录》记载:(永乐九年元月已卯)会通河成,河以汶、泗为源……自济宁至临清置闸十五,闸置宫、立水则以时启用,舟行便之。并相应建立了管理机构与严格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水闸的作用,以时启闭,调节水量,方便舟楫通行。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万墙粮艘连帆直上,与四百万石皆取通于此。当时南旺镇兴起了规模较大的南旺、十里闸、柳林闸大三市场,南北客商至此停舶靠岸,玩山游水,兼做交易。当地土特产以芦苇、苟麻、粮食输入外地,换回竹器、瓷器、丝绸、茶等生活用品。那时,南旺因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泉泉相映、碧波荡漾、五谷丰登,胜似江南水乡。

为纪念引汶济运的功臣,明正德年间奏请建宋公祠、白公祠、分水龙王庙于南旺汶运交汇处的运河右岸。这是一组古建筑群。在正对建筑群四个大门的地方修有四处台阶,南来北往的行人可在此下船,步入建筑群。在四处台阶的两则,八个巨石水兽作盘卧伏,栩栩如生。整个建筑群包括龙王庙大殿、牌坊、戏楼、禹王庙、水明楼、宋礼尚书祠、白英大王祠、观音阁、莫公祠、文公祠、蚂蚱庙以及和尚禅室等建筑共十余院落。古建筑群内有塑像、祭文碑、画像、壁锒石碣等文物。清皇帝曾六次南巡,都在南旺分水口留下了诗篇,对宋礼、白英治水功绩倍加赞赏。清康熙十一年,吏部尚书张鹏翮曾题七绝诗一首,颂扬水利专家白英。诗曰:淮识芦中一老翁,尚书有梦访飞熊。若愚大智劳心力,胼胝经营著茂功。

明清时期功莫大于治河,政莫重于漕运,明朝工部尚书宋礼、水利专家白英疏竣运河,使其成为明清两代南北唯一的水路交通大动脉。其品质高尚、为国利民。宋礼能上体国忧、下悯民困,劳心集思,广询博采,白英则身处岩穴而心在天下,行在一时而及万世。

古运河中段的南旺镇,素有运河水脊之称,是水利专家白英规划修建的整个引汶济运的工程中心所在,在科学价值和工艺水平上,可以与李冰父子兴建的四川都江堰工程媲美,真可谓神妙绝技,巧夺天工。对于白英分水南旺,置闸蓄泄的壮举,在《敕封永济神开河治泉实迹》中写道:此等胆识,后人断之不敢,实亦不能得水平如斯之准,真是创无前而建非常也。京杭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即使在现在来说也不失为妙手杰作。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因赞叹此种工程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期必视为绝大事业。彼古人之其事,主其谋,而遂如许完善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如今,保存和维护好南旺枢纽的遗址,对于人们深入研究运河文化,进一步了解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及丰富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上一篇:
茅家堌堆墓群
下一篇:
汶上古遗址

鲁公网安备 37082002000052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73318367  举报邮箱:wstvad@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号:3415080   鲁ICP备17029442号  
Copyright © 2020 wstvs All Rights Reserved 汶上县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中国市县电视台红色联盟 提供技术支持